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第三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

第三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
The Third S.-T.Yau College Student Mathematics Contests
July 1-2, 2012

競賽目的

當代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最近提議,在華人地區(包括中國大陸、香港和臺灣)的大專院校展開大學生數學競賽,以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、修養與能力,並促進華人地區的大學數學教育改革。競賽範圍涵蓋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,共分成:分析與微分方程;幾何與拓樸;代數、數論與組合;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;機率統計等五個方面,並將提供詳細的大綱與參考書。測試成績將為國內外錄取研究生提供重要的參考。這將為年輕學子跨入現代數學大門提供有利的條件。

華人地區幅員廣袤,可造就人才不可勝數,關鍵是全面提高數學人才的修養與能力,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新生力量,能得到有效及時的指導。近代數學碩果累累,大師不斷,是現代文明的瑰寶。繼承、發展現代數學更是我們的重要使命。這一競賽能促進華人地區大學數學教育的改善,在課程設置和思維方法上與國際一流的數學系接軌,通過測試的學子有望通過國內外數學博士資格考試。此舉將為世界數學提供源源不絕的力量,其中將湧現出許多優秀的數學家。本競賽將全面提升華人地區的大學數學教育,為世界數學做出貢獻。

競賽委員會

競競賽學術與命題委員會 主席:丘成桐、楊樂
1.分析與微分方程委員會 主席:林長壽、 王躍飛
2.幾何與拓樸委員會 主席:劉克峰
3.代數、數論與組合委員會主席:張壽武、席南華
4.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委員會主席:舒其望
5.機率統計委員會主席:嚴加安、劉軍

 

競賽規則

1.參賽資格:中國大陸、香港及臺灣尚未取得學士學位的大學部學生。
2.比賽分為個人賽與團體賽。團體賽每隊由五位隊員組成。學生可同時報名個人賽與團體賽。個人賽與團體賽分別舉行,比賽共兩天。
3.第一天早上舉行團體賽。在團體比賽中,各隊隊員先用半小時時間討論題目。而後的兩個半小時則由各隊員獨立解題,每人作答一個科目。
4.在剩下的1天半將舉行個人賽。每個科目的解題時間為兩個半小時。
5.在比賽的解題過程中不能與隊員互相討論或與外界聯繫。
6.試卷以英文作答。
7.進入決賽同學將於2012年8月4~5日到北京參加口試。本競賽委員會全額補助旅費(含機票)及住宿費用。

 

競賽內容

競賽將全面測驗學生的數學與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技能。測驗將分成五個科目:

1.分析與微分方程
2.幾何與拓樸
3.代數、數論與組合
4.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
5.機率統計

每個科目六道試題,從中選五道作答。每位參賽者可選擇其中三個科目的試題做答。競賽學術與命題委員會將在網站上提供每個科目的大綱和參考書。

配分方式

各科試卷每題20分。完整正確解決問題的得滿分。解題中有一定想法和進展的可得部分分數。

獎勵
1.每個科目設立一項金獎,三項銀獎,和六項銅獎。此外,每個科目還將表揚15位參賽者。五個科目的單項獎分別為:華羅庚獎、陳省身獎、周煒良獎、林家翹獎和許寶騄獎。
2.每位個人參賽者可參加至多五個科目的比賽,取參賽的三項最好成績相加。一項金獎得5分,一項銀獎得3分,一項銅獎得2分。取得分數總和最高的兩位為金獎,接下來的三位得銀獎,再接下來的五位得銅獎。他們均為丘成桐獎獲獎者。
3.團體賽獎勵前五個隊伍。第一名為金獎,金獎獲獎者將頒予獎盃,獎盃視比賽成績輪流保存。

臺灣競賽時間、地點

時間:2012年7月1~2日。
地點: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204室。

臺灣報名

參加者應在6月25日前在網站上完成報名註冊手續,並請隨時注意網站發布的訊息。網址 http://csmc.tims.ntu.edu.tw

臺灣負責人

張鎮華教授 (臺灣大學數學系)
gjchang@math.ntu.edu.tw

聯絡助理

趙怡茹 02-33662819
ac1@math.ntu.edu.tw

協助單位

瀏覽數